中医治疗高血脂处方因人而异

文|叶慧昌(“叶慧昌中医诊所”院长)

 

每降低胆固醇值1%,就可以降低冠心病的机率2%,所以血脂肪浓度的控制,成为重要的课题。

血脂肪即俗称的“血油”,主要包括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当血脂肪偏高时,初期通常没有症状而难以察觉,往往是抽血检查,或出现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不适时才被发现。

高血脂的病因极为复杂,例如:某些胆固醇过高的患者与遗传有关,而一般人血中胆固醇的数值也会随着年龄而上升,加上日常饮食中如果摄取含高量的饱和脂肪酸,则过高的机率更大;有些降压药也会引起血脂肪太高,至于糖尿病、肝病、肾病症候群、甲状腺机能低下的病患,胆固醇浓度也可能偏高。

由于每降低胆固醇值1%,就可以降低冠心病的机率2%,所以血脂肪浓度的控制,成为重要的课题,但必须提醒的是,血清三酸甘油脂浓度要超过400mg/dl以上才需要服用降血脂西药,有些病人只在200mg/dl左右就开始服用,其实是不需要的,反而可能有肠胃不适、胆囊结石、肝机能异常、肌肉病变等副作用。

至于中医对于高血脂的认知,多半认为与“痰湿”有关,亦即人体一种多余的病理性代谢产物。如《医学心悟》指出:“凡人嗜食肥甘,或醇酒奶酪,则湿从内受……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故卒然昏倒无知也。”治疗上用燥湿除痰的苍白二陈汤主之。

临床上,高血脂症的中医辨证论治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一、湿热郁结:多见于体格壮硕的人,常有口渴、躁热、小便色黄量少、腹胀、小腿紧绷甚至浮肿。可用消脂汤加减来清热利湿。

二、脾虚痰浊:四肢倦怠、食欲不振、腹胀、咳嗽有痰、大便拉稀。可用二陈汤加减来健脾和胃、祛痰化湿。

三、肝郁化火:多合并有高血压,常见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头晕头痛、口干舌燥、尿黄、大便干硬。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来清肝泻火。

四、脾肾两虚:多见于年老体弱者,可见疲倦乏力、腰酸腿软、腹胀胃口差、耳鸣眼花。可用清脂汤加减来滋阴补肾。

五、气滞血瘀:可能有心绞痛,甚至中风前兆者,常有胸闷胸痛、手脚发麻、舌色紫暗或有瘀点。可用冠心二号方加减来活血理气。

最令人担心的脂肪是饱和脂肪,因为过量的摄食会增加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所以饱和脂肪的数量不可以超过全部脂肪总量的1/3。这类脂肪经常伴随在肉类、奶油、奶酪、蛋黄和全脂牛奶等动物性食品,但是也会出现在植物油中,例如:椰子油和棕榈油。

此外,动物内脏、油炸物、甜食等,与胆固醇比较有关,至于米、面等含高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及甜度较高的水果、咖啡、酒等,则与三酸甘油脂有关,这些都是“血浊”族日常饮食必须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