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当年杨贵妃没死 山口百惠是后代?

0
8498
左:杨贵妃画像;右:山口百惠《伊豆的舞女》剧照(公有领域/大纪元合成)

相传当年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有一种说法是流落日本民间。今日日本山口县建有一座杨贵妃墓,当地人每年都会定期举行祭拜仪式。

1963年时,一位日本姑娘在电视节目上展示了自己的家谱,称自己是杨贵妃后人。就连著名的影星山口百惠,在2002年接受采访时也称是其后裔。经调查发现,山口百惠祖上姓杨,是浙江三门人杨明州在日本山口一系的后裔。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杨贵妃其实并未遇害,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就持这种观点。关于杨贵妃的去处,《长恨歌》中曾隐晦提到:“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据说,唐玄宗平定安史之乱之后,曾派白马将军陈安前往日本寻找,在久津找到杨贵妃后,转赠给杨贵妃两尊玉佛,这二尊佛像现在还供奉在日本的久津院内,杨贵妃最终死于日本,葬在久津的院内。至今当地还保有相传为杨贵妃墓的一座五轮塔。五轮塔是建在杨贵妃墓上的五座石塔。

杨贵妃墓前有二块木板,一块是关于五轮塔的说明,一块是关于杨贵妃的说明,上面写着:“充满谜和浪漫色彩的杨贵妃之墓——关于唐六代玄宗皇帝爱妾杨贵妃的传说。”

杨贵妃又称杨玉环,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据史料记载,杨玉环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唐玄宗也精通音律,并善于作曲,他二人被指是大唐首屈一指的音乐家、指挥家、舞蹈家。

唐玄宗创作的大量乐曲中,最被后世称道的是《霓裳羽衣曲》。此曲是大唐法曲中的精品。法曲最早是因用于佛门召开的法会而得名,曲调非常清灵飘逸淡雅。唐玄宗非常酷爱法曲,在梨园亲自教三百乐工演奏法曲。

这首曲子还有一段非凡的来历。据《太平广记》记载,传说,道士罗公远在中秋夜陪同唐玄宗赏游月宫。玄宗在月宫中看到数百名仙娥素练宽衣,舞于广庭。

玄宗问这是什么曲子,仙娥回答说是《霓裳羽衣曲》。玄宗凭着他的高超记忆,记住了这首舞曲。次日清晨命伶人乐伎按照声调谱曲,并同样命名为《霓裳羽衣曲》。由杨贵妃配以舞蹈,称之为《霓裳羽衣舞》。

此舞可以独舞,或双人舞,或群舞。《霓裳羽衣舞》舞起来非常飘逸轻盈,举手投足间都透著仙家风范,犹如仙娥再现人间,非常令人惊艳。此舞广传民间后,也深受大唐子民喜爱。大唐诗人白居易有诗称赞此舞:“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玄宗与贵妃情爱弥笃,在历代帝后间实属罕见。相传,有一年在华清宫的长生殿,正值七月七日乞巧节,唐玄宗和杨贵妃避开众人在这里仰望牛郎织女二星,双双跪拜,发下誓言:“人寿难朝,但愿我们世世生生,永为夫妻!过了今生,还有来世!”

诗人白居易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长生殿之约,写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永恒诗篇。

然而随着杨玉环的受宠,三个姐妹都封为国夫人,权势显赫。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更升为宰相,总揽朝政,无恶不作。大唐天下,成了杨家的乐园。造成了唐朝政治腐败的局面,从而导致外戚祸国,也最终为杨玉环招来了杀身之祸。(参见《资治通鉴》)

杨贵妃作为备受唐玄宗宠爱的美女,她的死颇有凄凉的传奇。公元756年,安禄山发生叛乱,叛军攻入长安,唐玄宗携带家眷弃城而逃。连日奔波劳顿,所有的将士又累又饿,怨言四起。就在这人心极度不稳的时候,太子李亨突然发动政变,杀死了宰相杨国忠,继而要求杀死杨贵妃。

一边是江山,一边是美人,面对这一要挟,唐玄宗心里明白,杨贵妃是无辜的。但是,此刻如果不杀杨贵妃,军心必定大乱,不光会失去江山,而且连自己的性命恐怕也难保。唐玄宗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下令赐死杨贵妃。

这一年,杨贵妃三十八岁。据说她被勒死在佛堂,然后陈尸在天井,让将士们见证杨贵妃已死,以便放弃怨心继续护送唐玄宗西逃。

50年之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了一首著名的长诗,叫《长恨歌》。《长恨歌》记录了马嵬坡兵变的历史,因为这一首诗,唐玄宗与扬贵妃的悲剧爱情故事也就一直流传了下来。但是,过去一千多年,不少人怀疑唐玄宗作为皇帝,真的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爱妃被勒死吗?显然这里可以打一个大问号。

有一种说法,杨贵妃其实没有被勒死。说是军中主帅陈玄礼爱怜杨贵妃貌美,不忍杀死她,于是和唐玄宗的重臣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替。结果高力士向将士们展示的贵妃遗体其实是侍女的替身,因为查验遗体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陈玄礼自己。而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最后从江苏的扬州市扬帆出海,漂流到了日本。

关于杨贵妃生死的传闻很多,虽然很多传说无法考证,但杨贵妃三个字已经成为大唐盛世的代名词,她的生死之谜值得人们多少年后依然在探寻。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