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琴音起 安做玄中人

0
654

“ 目送归鸿 , 手挥五弦。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 嵇康的这首诗将琴与道的关系形容得淋漓尽致 。琴 , 今 称“ 古琴 ” , 又谓七弦琴 ,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 ,也是最具文化底蕴 、审美情趣 、民族精神与道德风范的传统乐器。“

自古以来,国人尊古琴为治世之圣器,修养之神物。这是由于唯独古琴才有天地远古之声,正如白居易诗曰:“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也唯独古琴才堪称为大雅元音,而有别于娱乐场的一般音乐。

八音之中,惟丝为最,而琴为之首”,作为 “ 载道之器” , 享有“ 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 及 “ 琴棋书画 , 四艺之首” 美誉的古琴,亦有着悠久的历史。伏羲、 神农、 黄帝时代 即开始有 “ 削桐为琴,束丝为弦” 的传说。 《 史记 · 乐书》 日:“ 昔者舜作五弦之琴 ,以歌南风。” 虞舜时代, 约为公元前二千二百年,如果说古琴的创制晚推至虞舜时代的话, 那也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古琴是一种乐器 , 有其怡情吟心之效;古琴还是一种 “ 神器”,有其移风易俗之功;古琴更是一种“ 道器”,有其修真悟性之得。道家琴曲即是传世琴曲中的一块瑰宝。

道家琴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冲和淡雅、清静逸远的琴风与生动流畅、清虚自然的气韵,也让古琴曲目成为人类文化史上弥足珍贵的无价之宝。

古琴,是道家天人合一境界的传媒,亦是尚德之士心中的大音。生命只有尊道贵德,不忘回归,才有机会体悟生命的真谛,生生而不息。

中国道家历来讲究 “天人合一 ”、“ 返朴归真 ”,而琴道即为主要媒介之一,所谓 “琴为道器 ”,借之可以通达大道、复返自然。

正因为琴道兼有忘忧虑、致静虚,养精气、全性命,驭精神、凌云气,齐万物、一死生,和天地、通神明,明玄德、返道原的深层功效,并极自然之美,畅天地元音,所以备受山林隐者、抱朴之士、修真之流人士的钟爱。

明初武当高道张三丰真人,其《云水集》中即有诗日: “云木苍苍满翠微,道人闲眺立岩扉。明朝佩剑携琴去,手持长弓逐鸟飞。”

正如《苟子》所言:“ 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目聪 明, 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美善相乐。”
刘籍《琴议篇》曰: “ 琴者, 禁也,禁邪归正,以和人心。雅而能畅,乐而不淫,扶正国风,翼赞王化。”
刘向《说苑》曰: “ 乐之可密者,琴最宜焉,君子以其可修德 ,故近之 。”

古琴曲中却以反映道家哲理、体现道家风范的琴曲居多。

道家琴曲笼统地可分为两类 :
一类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作品,如《渔歌》、《樵歌》、《歇乃》、《秋鸿》、《平沙落雁》、《沧海龙吟》、《鸥鹭忘机》 (明末清初作品)、《双鹤听泉》、《渔樵问答》、《醉渔唱晚》、《 桃园春晓》等;

另一类是很能代表中国古琴艺术的精神深度,具有较强哲思与玄理的作品,如《采真游》、《挟仙游》、《神化引》、《庄周梦蝶》、《列子御风》、《忘机》(亦名《 鸥鹭忘机》,南宋作品)、《玄默》(一名《坐忘》)、《神游六合》(一名《骑气》)、《 崆峒问道》 等。

老子曾经说过:“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为无为,事无事, 味无味”。

对于一些颇为玄虚抽象的典型道家琴曲的认识和欣赏,亦是如此。

《鸥鹭忘机》又名《忘机》、《忘机引》、《鸥鹭》、《海鸥忘机》,相传为南宋著名琴家刘志方(郭楚望弟子)所作。

如果说《自远堂》“鸥鹭忘机” (谱同《五知斋》)着重描绘出一派海鸥自由翔集,与人相安无拘的美好和谐画面,那么《西麓堂》“鸥鹭忘机”则着重体现了一种放弃机巧、返本归真的自在祥和之心境。

早期《忘机》比较精短,重视对内心思想、意境的刻画。初弹初听,其思想内容及意境颇为费解,如坠云里雾里;等到弹得纯熟之后,且心静气闲之时,方能有所感悟,并渐入佳境 ; 若能做到凝神绝虑,则更能悟其玄妙,见其真如,所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至此境界,忘机息虑,自当“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该曲亦如黄帝《 阴符经》 所言: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 ,以定人也。” 若能捐弃机巧之心,天性(大道 )自然能呈现于吾身,从而做到人天合一,与道合真,即所谓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

此曲曲高和寡、玄远难识,故自明代后期《重修真传琴谱》(1585 年)以后,即不见任何琴谱转抄著录。 “ 众人皆有余, 而我独若遗”,虽然如此,琴曲《忘机》不失为一首见素抱朴、明心见性的好曲子 。

若言操幔感受,则莫切于《尚书·大禹谟》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心传。曲虽短小,回味无穷, 道家所说的“至味无味” 在这首琴曲中可谓得到了很好体现,非大方之家难以形容于此。

《神游六合》,又名《骑气》,相传为晋代谢涓子所作,或日宋代雪祖生所作。该曲曲高和寡,鼓之者少,而听之者稀 。非餐霞服日者,不能形容于此。这是一首雄浑缥缈、高古脱俗,极具典型道家风格的琴曲。

《西麓堂·骑气》则解题曰:“昔黄帝受至道于崆峒子,悟性忘形,恍若驭气神游太虚之表。疑后人仿而作此。”

‘’盖此曲之趣也,御六合之气,上朝于九天,控志于碧落之虚,弄影于银河之湾,振衣于金阙之上。睥睨江汉,何其大哉! 欲知其趣者,惟控鹤乘鸾者欤。”

然此曲并非平淡寡味,而是放达旷逸,气势不凡,弹至静虚,潇洒之至,一片神行。聆听是曲,一开始即渐入其境,精神亦随之驭气而行,神游冲虚之表,挥斥八极之外,小天地而隘六合, 藐银汉而傲金阙,同造化而合大道,何其大哉!

近现代琴家汪铎先生对该曲内涵的诠释为: “曲调古朴澹泊、 气势不凡,表述了黄帝得至道之妙,悟性通达,气息流畅,而后可驾驭元气,神游六合。”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而“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

庄子《逍遥游》中的这段话正是对《 神游六合》意境的最好阐述,亦如老聃所谓:“得至美而游乎至乐,游心于物之初。” (《 庄子·田子方》)噫!若非得道悟真之士,则难以创作出如此玄达优秀之琴曲也。

《玄默》,一名《坐忘》,《神奇秘谱》解题曰: “是曲也, 或谓师旷之所作也,又云嵇康,莫知孰是。盖古曲也,自周春秋之世有之。其之曲趣也,小天地而隘六合,与造化竞奔,游神于冲虚之外,使物我两忘,与道同化,有不能形容之趣焉,达者得之。”

《玄默》与《忘机》及《骑气》的曲风及意境又有所不同。其曲调清新自然,泛音晶莹剔透,直抚心弦,具疏瀹心灵,澡雪精神之奇效。

该曲且多有高低音乐段的重复,使人闻之忧愁顿消、宠辱偕忘 。听者无需过于凝神专注、费心体会,自会乘其清音,直入佳境 ,如闻无为妙法,绝学弃智,忘机止息,游心于玄默,从而人与天齐 , “伦与物忘” 。

亦如《庄子·大宗师》所言: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有人将琴箫合奏《玄默》的听后感描述如下:“初听时,象在禅院吃斋,淡然寡味;再听之,如云离月,渐行渐远⋯⋯最终轻烟淡淡,心也枯槁。”

《玄默》、《忘机》及《骑气》三曲,长期以来盖因曲高和寡, 故明清诸谱转载的不多,仅及《梅花》、《潇湘》、《平沙》诸流行曲目之什一。 又因弹少听稀之故,明代以来三曲的发展变异亦不大,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原谱的风貌。这三首道家琴曲, 虽不及《梅花》、《阳关》、《潇湘》、《平沙》、《渔樵》诸曲变异之巨大与发展之完善,然其古朴恬虚之声韵、玄妙会心之意境亦为他谱所不及。

汪铎先生在谈到打谱道家琴曲的感受时说:“对道家琴曲打谱的过程第一个感受是精神上获得与古人交流,进入前所未有的一种境界。犹同古代之修道求真之士相遇在崇山幽谷中,携手在修身理性、返其天真的途中行进,共同回归到原始自然中去。相对儒家的文人琴曲来说,道家的琴曲是一个新天地,更富有山林风气 。”

“圣人治世之音,君子修养之物”,自古琴走下庙堂,来到民间, 就与士人有着“高山流水”般的不解之缘,所谓“士无故不撤琴瑟” ,“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无论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儒士隐者,寄情山水的文人墨客,还是游心冲虚、和光同尘的山人高士,潜心修炼的僧道居士,其中都有那么一部分知音将古琴视作真爱。

相对儒家而言,道家则更倾心于琴的自娱功能与回归功能,正如魏晋名士嵇康诗云:“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 长寄灵岳,怡志养神。”

大道至簡,無人可授,全憑心悟,心若不悟,一切枉然。琴學之道,亦是如此。《列子御風》志在沖溟,神遊太清,振衣罡飈,興盡而還,超然於世俗之外,心境自在天地。沒有這份感悟,沒有這份心境,無法體會琴曲之妙。

不知我乘風,不知風乘我,無我無風,心神在彼,風自載往彼。遺世而獨立,泠然善也!心如天馬行空,神遊五湖四海,琴曲之意,躍然弦上,隨心而動。

虽说大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但如果我们尝试着去体会自然、心契至虚,那么或许我们不难体会到老子所说的 “大音” 及庄子所说的“天乐”,于“淡乎其无味” 中品尝到至味,从而 “ 用之不足"既而受用终生、意义无穷。

真是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啊!好好學琴吧!往往只有在遍尝人生至味之後,才可能在琴聲中放飛自我,遗世而獨立!好好學琴吧。愿我们乘着一曲曲天籁之音,拥抱自然,得至美而游乎至乐!

附《玄默》歌词
第一段 小天地
矧机缄,小天而小地。天人而一理。玄默无为,无所那而不包,无所而不知。下耳那而听,髙目而视。五行六气四时,尊而卑,广大也而无私,得其宜。反风而退舍,同此机而同此一气。

第二段 隘六合
隘六合无形而莫测,转一元无穷而不息。其五行广大而无极,运四时无声而有色。缄默何人识,寂寂寂。密运阴阳道体,神功刚德,为民之则之则。借问何因,幽人玄默。

第三段 俱造化
俱造化,化化生生。四时五行,利贞元亨。寒暑也而需阴晴,不言那而有听。雷霆而号令,杳杳而明证。洪纤高下,各戴生成,成,玄默之意。

第四段 忘物我
天无尔也而无我,天无可也那而无不可。均化育,溥仁恩,无厚无薄。泯声默运机缄,无此无他。列宿森罗森罗。均照耀时宪而何,奉若而何,玄默而如何,申介而如何。何必如悬河。天无言,所普遍而多。所普遍而多。

第五段 同道化
宇量也恢恢。神游于冲虚之外,赋性于天壤之垓。与道而同化,与物而无媒。踪迹脱尘埃。深茅院,小亭台,任汝去还来。来,玄默如呆,时世任疑猜。葛天也无怀,太古风回,古风回。三缄今不发,有日好怀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