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妾”“哀家”“咱家”:影视剧中称谓用对了吗?

随着宫廷历史剧的热播,一些剧中的人物称谓被广大观众模仿和运用,如 “臣妾”、“哀家”、 “朕”等,尤其在网络交际语言中极为活泼。但是,剧中的称谓词使用正确吗?人们的使用又规范吗?

“哀家”的含义是自称可怜之人,无夫之哀,是旧时戏曲中死去丈夫的皇后或皇太后的自称,并不是历史人物所用的称谓。哀家指自己属于哀痛之人,语用色彩庄重,不具有普适性。但现时有很多人使用“哀家”自称,甚至年龄甚小的小学生也自称为哀家,殊不知其中错误非常明显,让人哭笑不得。

不少历史题材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嫔妃和比自己级别高的人说话时,往往自称“臣妾”。 这一称呼的典型性和相关剧情所具有的魅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很多观众认为“臣妾”是古代后妃的专用称呼,其实不然。

“臣妾”最初为服贱役的男女奴隶的总称。男曰臣,女曰妾,后泛指统治者所役使的民众和藩属。“臣妾”一词在使用过程中范围逐渐扩大,可以指称臣服于统治者的民众;在古代还可作为动词使用,意为统辖管治之意。

先秦时“臣妾”一词由男女奴隶统称,渐渐发展为“民众”和“藩属”之意,到中古时期仍泛指民众。这一时期,后妃自称为“臣妾”并无确切的文献记载。

而宋代以后,有观点认为文献中开始出现女性自称为“臣妾”的记载,后妃称臣妾因此于古有据。《宋史》称:“甲寅,皇太子择配,帝诏其母族全昭孙之女择日入见。宝佑中,昭孙没于王事,全氏见上,上曰:‘尔父死可念。’对曰:‘臣妾父固可念,淮、湖百姓尤可念。’” (《宋史》卷四十五 本纪第四十五)

关于宋代以后是否有嫔妃称“臣妾”仍有争论,但影视作品中对“臣妾”一词显然有不少误用。

去年播出的电视剧《芈月传》燃起了观众对战国历史的热情。这是一部讲述战国时期女政治家芈月的影视剧,女主人公芈月成为太后之后自称为“朕”,引起了热烈讨论。

有人控诉“芈月”为什么不自称哀家,上文已经解释过。大部分人质疑的是“朕”这一属于皇帝自称的方式,怎么可以让一个女人称呼呢?

朕本为“我”,秦始皇之前,不论身份高低、等级贵贱都可以使用。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朕”成为皇帝的专属称谓,其他人不可再用。汉承秦制,“朕”亦是皇帝的专属称谓,一直延续到清朝。蔡邕《注》曰:“朕,我也。古者,上下共称之,至秦然后天子独以为称。”

汉代文献中,存在高位女性自称为“朕”的记载。东汉尤为多见。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的专权、斗争演变日益激烈,皇帝多年幼登基,太后临朝现象多见。临朝皇太后、太皇太后以“朕”自称已经是见怪不怪的平常事了。

观众常常可以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宫廷宦官以“咱家”自称。尤以清宫戏最为典型,“咱家”一词被误认为是宦官的标配。其实不然。

宦官自称“咱家”,在旧时戏曲小说中多见。“李莲英伸手在荣禄肩上拍着,笑说道:‘鱼儿快上钩了,四爷须好好地做去,不要弄毛了,再抱怨咱家。’”(《清代宫廷艳史》)

2008年新拍的《三国演义》中,董卓在群臣面前道:“竟敢行刺咱家,咱家是什么人?”“咱”字并不见于宋以前的字书。《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咱家”已经在当时的俗文学作品中运用。但从历史角度看,董卓自称“咱家”并不合适。

在古装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君王自称为“孤”、“寡人”。“寡人”更为常见。实际上,先秦时期这两个词通常作为 “王侯”的自称,而不是天子。“寡”,少也。“寡人”,寡德之人也,也有 “寡德”、“寡君”,皆是先秦时期诸侯的谦称。《左传·隐公十一年》:“(郑伯)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这是诸侯对别国的谦称。《礼记.曲礼下》:“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 这里是诸侯对本国臣民的谦称。

秦始皇继位后曾使用一段时间寡人自称,后弃用,而自称为“朕”。 “寡人”汉以后出现较少, “孤”的使用时间较长,魏晋之时流行为王公自称之辞。

传统观点认为,孤寡是王公自谦之称。古人称呼讲究礼貌,称人用尊称,自称则用谦称,称人以德,自称就以不德。

“古代称谓文化发达,称谓的复杂反映出严格的尊卑秩序,以及古人对礼制的重视。而现代社会,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被打破,古人的称谓也渐渐湮没在历史文献中。优秀的历史剧受到大众的喜欢和追捧,但毕竟属于艺术创作。剧中人物称谓不能反映历史真实,观众不能以剧中情节为史实,语言也不例外。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