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7日美国宪法日当天,川普总统在美国国家档案馆发表了一次历史性演讲。
而当天演讲的场地——美国国家档案馆,则是代表美国国家历史的重要建筑,座落于华盛顿特区宾夕法尼亚大道700号,一直以来向社会免费开放。
位于宪法大道上气势恢宏的建筑,收藏着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和档案,最有名的就是独立宣言原件,看过电影《国家宝藏》的人应该对这个印象深刻。
其他重要文献还有美国宪法和人权法案的原件,这个国家最重要的3个文件全都收藏在这裡。这座伟大历史建筑很漂亮,而且不象华府其他博物馆那么拥挤。
这些珍贵的重点馆藏除了著名的「美国独立宣言」、「美国宪法」、 「人权法案」外,还有「大陆会议记录」、「Matthew Brady 内战相片」、「路易斯安那州之收购条约」、「年度全国人口调查」、「二次大战之军事单位纪录」、「艾利斯岛(Ellis island)移民记录」。
1945年抗战胜利后,美军留下了一组珍贵的二战航拍老照片,捕捉了迄今最完整、最丰富的中国城乡航拍景观。此后,这组航拍老照片一直躺在美国华盛顿国家档案馆,从未公开发表过。不过随着历史的推移,这段尘封的历史也就此被揭开。
史迪威公路運輸队驶入中国昆明。资料来源:美國國家檔案館
1942年12月,美国陆军在二战期间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雷多公路,即后被蒋介石命名的史迪威公路,开始修建。1942年春,通向中国的物资运输要道滇缅公路被切断。之后,向中国的物资运输就仅限于通过“驼峰”这一跨越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危险航线。为重开陆路运输线,约瑟夫·史迪威将军作为美军中缅印战区总指挥,呼吁修建将印度阿萨姆雷多的铁路终点与之前的滇缅公路在云南畹町附近的芒友连接起来。
當時超过15000名美国士兵与35000名当地工人不辞辛劳,在极其险峻的地形条件下修建了这条公路。该公路贯穿崇山深谷、陡坡、急弯、垂直峭壁四处可见。由于修路期间恰逢同盟国发动夺回缅甸的攻势,有时修路人员还会遭遇敌军火力。
公路竣工时,已花费1.5亿美元,1100名美国人因此牺牲,还有不计其数的中国工人献出生命。1945年1月12日,首批113辆运输车从雷多出发,车队于同年2月4日到达昆明。此后数月,26000辆卡车夜以繼日,共将129000吨物资从印度运至中国。
美國士兵和中國平民借火点烟
看着这一幅幅70多年前的老照片,不禁感慨历史是如此之清晰,美中友谊是如此之深厚,战事是如此之胶着。
遗憾的是,当战场的硝烟尘埃落定之后,不过才70多年,却渐渐已被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遗望,和当年的老朋友渐行渐远。那当年的辉煌、那当年的不屈与艰辛,已鲜有人提起!
还好还有这一张张老照片,虽被尘封已久,却在灯火阑珊处,能够使有心人清晰看见,那仍滚烫的爱国之心、国际间正义联盟的倾情支持和令国人荡气迴肠的血与火的历史。
滇缅公路全长1146公里,穿越横断山脉、怒山、高黎贡山,横跨怒江、澜沧江、漾濞江,山高水湍,坡陡路弯。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十分难行。晴天,车轮过处尘土滚滚如长龙;雨天则泥水四溅处处有险情。陷轮打滑是常事,重则剧崩塌方,车毁人亡。
1937年8月,当时的云南省主席龙云向蒋中正提出「修改滇缅公路的计划」,建议各修一条通往印度洋的铁路和公路,蒋介石非常贊同。11月,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下达命令立即修筑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在抗日战争期间,是最重要的国际运输干线之一。滇缅公路的总设计师是唐山交大(今西南交大)的李温平工程师。
1937年末,中國向國際招標工程,約有數家國際性大型公司對此有興趣,表示若中國能提供先進設備,於六、七年內便可開通,但當時中國缺乏先進機械,更無六、七年時間等待,遂決定自行修建。
早在1935年,蒋介石就预见到,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将不可能守得住东部沿海地区和内地平原地区的城市,最终国民政府必将退守西部。
中国政府正是考虑到有可能出现的危机,于1938年开始修建滇缅公路。公路与缅甸的中央铁路连接,直接贯通缅甸首都仰光港。滇缅公路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的,随着日军进占越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
抗战初期,几百万军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维持经济运转所需要的各种物资;无数内迁到大后方的人们所需要的基本消费品,总之,当时维持整个抗战所需要的、中国不能生产所有物资,都依赖这条生命线运进大后方。
滇缅公路还有一个无形的作用——它改变了战争的进程。使得日本军原来是要在正面打败中国军,迫使国民政府屈服。但由于有了包括滇缅公路在内的对外通道,使得日本军放弃了原来的计划,改为从沿海越南、西北和缅甸封锁中国的对外通道。这样给疲惫的中国军民有了喘息的机会。
1937年底,滇缅公路沿线近30个县的劳工约20万人被征集来到公路上。这些人中,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因青壮年大部分都应征入伍了。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奇特的一只筑路大军,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民族,他们穿着用蓝色土布制作的衣服,其中只有很少的男人是壮劳力,其它都是妇女和老头以及很多很多的孩子,孩子们還带着自家的宠物:狗、鸡和长尾巴的小鹦鹉。在傣族地区,那些跟着大人来做工的孩子们还带着猴子。
在几乎所有的路段上,劳工们都是用自己家里带来的背篓来搬运泥土和石块。在长达959.4公里的路段上,大都用这种蚂蚁搬家似的方法,筑成了这条延續中華民族血脈的生命之路。
1938年8月底,经过20万人的艰苦努力,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瞩目的滇缅公路终于通车了。9月2日,《云南日报》发表社论,题目是《滇缅公路修完了》。当时,国统区内的几乎所有报纸都报导了这个极其鼓舞人心的消息,它也震惊了全世界。
美国驻华大使在途径滇缅公路赴重庆后曾说:此次中国政府能于短期内完成此艰巨工程,這种果敢毅力与精神,实令人钦佩。且修筑滇缅路,物资条件异常缺乏,第一缺机器,第二纯系人力开辟。全靠沿途人民的艰苦耐劳精神,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经过九个月的艰苦奋斗,滇缅公路终于提前竣工通车。整个工程共完成土方1100多万立万米,石方110万立方米,大、中、小桥梁243座,涵洞1789个和部分路面工程。
英國泰晤士報形容:「中國繼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之後,第三大人工奇跡。」
1939年9月,欧战爆发,日本趁机向南洋扩张,美国国会随即修订了《中立法案》,准许中国购买军用物资,由此,美国的援华物资源源不断地经滇缅公路运入中国。据统计,从1939年到1940年6月间,滇缅公路月运入的军用物资已暴涨至1万吨。
从1939年到1942年的三年间,滇缅公路上一共抢运回国13000多辆汽车。有了汽车之后,司机严重缺乏的问题又突显出来。
在“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号召下,一股爱国参军的热潮在海內外迅速掀起。当时中華民族正处于国破家亡的境地,日本侵略军已占领了大半个中国。
抗日战争期间,3200多名南洋华侨机工,胸怀崇高的爱国情愫,在抗战中为挽救中华民族,吃苦流汗,血洒滇缅路,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47年11月30日,马来西亚雪兰莪华侨筹赈会为了表彰和纪念华侨机工们的爱国精神,特地在吉隆坡广东义山亭为殉难机工建立了一座纪念碑。
据战时日本参谋本部的估算,自滇缅公路开通、南侨机工加入运输队伍以后,1939年9月至1940年6月,每月通过滇缅路运入中国的军用物资等达1万吨。仅在1941年1年中,运回国内的机枪、炮弹、汽车、汽油、药品等重要战略物资就达132193吨;而在南侨机工投入运输前的1939年1至5月,每月运输量仅有1000吨,两者相差10倍。据统计,经南侨机工运回的军用物资总共达45万吨之多,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抗战。
当年在滇缅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种类繁多,几乎所有人都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三吨的雪佛兰”、“三吨的福特”、“3.5吨的道奇”、“4.5吨的大国际”等等,这些都是当年美国生产的货车。
但滇缅公路的黄金时代并没有延续很长时间。从一开始,日本人就处心积虑地要把滇缅公路切断。切断了这条国际交通线,就可以断绝中国的物资供应,逼使国民政府投降。
1940年,日军占领越南,轰炸滇缅公路全线。为此,日军还专门成立了“滇缅路封锁委员会”。
1940年10月起,在不到六个月的时间里,日军共出动飞机四百多架次,轰炸这些桥梁。每次轰炸之后,驻守在桥边的工程抢修队就及时对大桥进行抢修。这些负责抢修桥梁的人很多都是当年建桥的工程技术人员。有时炸弹仍然在爆炸、空袭还没有结束,他们就开始抢修工作。
为保护滇缅公路运输少受日军空袭,1941年4月15日,中美达成一项秘密协议,并由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签署行政命令,允许美国预备役军人和陆军航空队,以及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组「退役人员」前往中国参加战斗,并同意中国利用美国「租借法案」货款给中国资金,来购买美国战斗机;7月10日,第一批美国战斗机驾驶员自愿从美国旧金山启程前往中国昆明参战,8月1日陈纳德将军在昆明设立美国志愿航空队总部。
1941年12月23日,中英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中华民国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并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组建了号称‘天下第一军’的中国远征军。这是中华民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从中华民国军队入缅算起,中缅印大战历时3年零3月,中国投入兵力总计40万人,伤亡接近20万人。
1942年初,日军第5飞行师团出动54架轰炸机,轰炸滇缅公路沿线重镇保山,不到1个月,就造成5万馀人死亡。
整个抗战期间,滇缅公路共输入战略物资近50万吨,援华物资以美国的为主,物资主要包括汽油、枪弹、轮胎、汽车、面粉、医疗器械及药品等。
这条物资补给路线是为了支援蒋介石的路,所以也被称为「援蒋路线」。
其中还有一条特殊的线路——‘24道拐’。
二战时期,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二十四道拐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日寇曾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拐公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
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古称“鸦关”,雄、奇、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从山脚至山顶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全程约4公里。
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工兵营进驻贵州晴隆,用美国制造的水泥砌挡墙,对“24道拐”进行改造,保证运输畅通。“那年年初开始,公路上烧汽油的车子越来越多,这些车盖着篷布,有的后面还拖着大炮。”当时的亲历者说,汽油车是美国人的,美国大兵还在他家门口的田坝里搭棚子,用柴油机发电照明。后来才知道,车子当时是从云南运输援华物资过来,听说也把贵阳、遵义生产的机枪、步枪和子弹,还有飞机零件,运到云南前线去。美国工兵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
位于中国贵州省晴隆县二十四道拐长期被视为中印公路崎岖的写照。
1944年,一名美军记者拍摄下一张照片:在直道和弯道上,美国十轮大卡车,沿着一条拥有24道弯的公路,从幽深的谷底向着险峻的山顶依序行驶。这张照片刊载在美国媒体上后,一时轰动世界,成为中美盟军团结抗战壮举的象征。
1944年5月,由卫立煌将军指挥的中华民国远征军强渡怒江,发起滇西反攻,先后攻克日军坚固防守的松山、腾冲、龙陵,抢通中印公路。
1945年,中印公路首次通车,第一批从印度出发的国际援华物资送到重庆,蒋介石便宣布将中印公路改名为“史迪威公路”。位于贵州境内的“24道拐”,也由此伴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成为中国军民进行艰苦抗战和不屈意志的标志之一。
但随着历史的淹沒,24道拐成為一条隱沒在群山中的无名英雄路。直到2002年才在抗战史专家的寻访下确定其位置,晴隆也因此为世人所知。
在今天的“24道拐”左侧的山峰上,悬崖上修有旅游步道、观光台。公路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仍保留着砂石路面,美国工程部队修建的挡墙依然坚固。只是这段连续24道180度急弯的公路,已少有车辆行驶。
如今人人都知道‘24道拐’是黔西南晴隆景點人气榜第一名,硝煙虽已散尽,敬仰永存!
今年是抗戰勝利七十五周年,亦是二战勝利七十五周年,但仍有那麼多的故事沒有講述,無數的前輩們變成夜空里的星星,指引着人类向和平、美好的未來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