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圣哲 天下为公 历史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0
4145

《孙文日记》普陀山奇遇

我因为考察象山、舟山军港的缘故,顺道前往普陀山游览。此次与我同行的有胡汉民同志、周佩箴同志、朱卓义同志和浙江省民政厅秘书陈去病同志,还有所乘健康舰的舰长任光宇同志。当我们一同抵达普陀山时,酷烈的骄阳已渐自西斜,大家相率登岸。

在朝山的路上,偶遇到北京法源寺的道阶法师,法师热情的接引我们一行至普济寺小住休憩,尔后由该寺住持了余法师为我们作导游引路出行。

一路上,灵岩怪石,疏林平沙,像是骆驿不绝的迎客者罗列于道路两旁,上山的小道迂回升降、连绵起伏。几经跋涉,我们便登临至佛顶山最高处--天灯台。高台上,极目放览,景致令人心旷神怡,众人匆匆而过,我则独自地徘徊于天灯台上,浸润在这海天胜境之中,久久不肯离去。而后在前往慧济寺的途中,蓦然遥望,奇丽的景观现前了!当是时,恍惚见慧济寺前矗立着一座及其伟丽的牌楼,庄严无比。其间宝幢锦簇,若众葩敷, 幡盖迎风飞舞,如仙子那般美盛。又有奇圣的僧侣数十人,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是在迎接什么尊贵的客人。啊!这是多么庄严盛大的仪仗阵势啊!其淮备之殊胜犹如大捷的庆典。正当越走越近的时候,景象则尽了然于目,簇锦中见有一明净大圆轮,急速盘旋,不知是何种力量、何种形质形成的,令人诧异,耐人寻味。就在这感想之间,眼前胜景忽然杳然无所踪迹,而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刚才幻象显现的地方。

到了慧济寺,我把前面在途中所看到的奇异景象,向此次同游的同志和法师们询问,他们都说没有看见这样的景象,而对我所说的都表示出十分的诧异,称奇不已。在我的脑海中,从来没有任何神异的思想和认识,这次遇到这样的情形,竟不知是何种幻境。但回顾当时,登临佛顶台上,绝顶之处环眺海内,俯仰间大有宇宙如在掌中的慷慨情怀。而眼前万里涛碧,浩渺烟波,螺黛般的峰峦若隐若现,如梦如幻的胜境,慨然觉平生所经历,都不如今天所看到这般清胜的景象,令人超然忘形。耳边传来阵阵潮音,无尽无期的,内心仿佛浸渍于佛境广大无边的海印三昧之中,身心境界澄然如影,形质与心念如化入无生之中,顿入空性的境界。啊!神明之所以如是,实由内而感通的啊!

随后下佛顶山,经法雨寺,在悠扬的钟鼓镗中,匆匆向潮音洞而去。当我们一行回到慧济寺时,已是暮色沉沉,万籁都渐寂了。晚餐后,与了余、道阶法师夜话,二位法师皆精通佛理,言语合乎妙道,与他们谈话,真是令人悠然而意远啊!

民国五年八月二十五日 孙文 志

西元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上午十时,孙先生自上海乘沪宁铁路专车赴南京。沪上各团体代表、政界人士、部队、民众等不下万余人至车站恭送。下午五时抵南京下关车站。迎接人员暨各国驻南京领事均集于车站欢迎。先生改乘饰有蓝色绣花彩绸之马车,缓缓入城。沿线旗帜飘扬,市民夹道欢呼。由军乐队骑马奏凯旋曲前导,后随卫队,前往总统府(设于旧两江总督署)。

晚间十时,举行大总统就职典礼。总统就位,仪式开始。参与典礼人员依序排列,先行三鞠躬礼,并鸣礼炮二十一响。代表会公推景耀月报告选举经过:“今日之举,为五千年历史所未有。我国民所希望者,在共和政府之成立及推到满清政府,使人人得享自由幸福。孙先生为近代革命创始者,富有政治学识,各省公民选定后,今日任职,愿孙先生始终爱护国民自由,毋负国民期望”。报告完毕,请大总统向全国国民宣誓。孙先生肃立朗声宣读誓词:“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仅以此誓于国民”。

“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仅以此誓于国民。”天下为公,决不垄断公共权力,此乃孙先生禀性所赋。

宣誓毕,即行授印,印文曰:“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受印后,随即于就职宣言上用印。由胡汉民代为宣读。次由海陆军代表徐绍桢读颂辞,孙先生亲致答辞。就任大典于全体人员三呼中华共和万岁与悠扬乐声中圆满完成。

西元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中华民国诞生!西元一九一二年是为中华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是为亚洲第一共和国。

伟大的辛亥革命是由孙中山先生与辛亥先贤们一起,在推动中国社会制度文明化的进程中,前仆后继所开展的一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的成功,共和民主社会制度的确立,结束了自夏启开始,一直延续了四千多年的社会公权私有的家天下,革新了社会公权公有的制度体系,为中华民族开辟了崭新的历史航程。

孙中山先生通过对天下事、天下人、国家性质、政府行为的考察,将天下与人分为三类,将国家与政府分为两种。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人们把人类社会的所有一切叫做天下,也叫做江山社稷,是一种权利财富,它与社会财富一样,同样存在“所有制”的问题。孙中山先生把“上下五千年” 的天下所有制分为三类:一曰公天下;二曰家天下;三曰党天下。前一类,即公天下,既是古代的一种公平、文明的社会制度,更是现代一种文明的民主宪政制度;后两类,即家天下与党天下,则是一种野蛮的专制独裁制度。

孙中山又将国家、政府各分为两种:一曰民主国家;一曰专制国家。一是良政府;一是恶政府。

孙中山先生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推翻独裁专制的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的良政府。

创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作为国民革命的思想指导与理论基础,以此开展改天换地、翻转乾坤的国民革命。建立了三皇所未有,五帝所不及的不世功勋。

唤醒沉睡、麻木的华夏同胞,号召大家醒起来,觉悟起来,推倒满清,打破专制,解除奴隶地位,自己为自己谋幸福。

孙中山先生看到当时的四万万同胞处在满清专制之下,总是说满清皇恩浩荡,深仁厚泽,毫不知道被满清征服了二百多年,作了二百多年的奴隶,人人都是醉生梦死。所以先生大声疾呼:“今天中国安危存亡,全在我们中国的国民睡还是醒。要醒起来,中国才能有望。大家要醒!醒!醒!醒!”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是一位历史的开创者,而不是历史的因循守旧者。先生创立民国,为中华民族开创了一种数千年来从未有过的民主宪政新生活。

视民主共和为生命。当袁世凯、张勋及其以后的军阀们,颠覆民国,践踏约法,破坏国会时,先生愤然高举护法救国大旗,发动护法战争,为护法救国竭尽心力。直至生命最后一息,尚言不及私,惟“和平、奋斗、救中国”一语,连诵数遍!而与世长辞。将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留与后人来完成。

孙中山从最初的一个窄巷少年,在历经夏威夷和香港留学后,成长为一个拥有西方自由、民主意识的新青年。于是乎承载着国家民族梦想的他坚持不懈地奋斗,在广州起义失败,16年海外流亡及无数次与死神擦肩的锤炼中,最终推翻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从而延续了更多中华儿女的梦想。

孙中山义旗一举,天下景从,年长的、同龄的、年少的,有识之士,血性男儿,四面俊良,八方豪杰,无不乐意追随先生左右,投身革命,为国出力。这是一种魅力,一种无形的巨大魅力。先生的巨大魅力源自何处?无他,人格高尚,道德纯洁,光明磊落,至诚无息,革命目的至大至公而已。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称为八纲,其中诚意,正心,修身,是修炼内里功的要目;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炼外表功的纲要。一个人,尤其是从政者,首先必须要修炼好诚意、正心、修身的内功,然后才能够修炼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表智能。表里功夫,同时修炼,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否则将会步入歧途邪道。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所共知:意不诚者则心必不正,心不正者则身必不修,身不修者则家必不齐,家不齐者则焉可治国?国不治者何可谈平天下!孙中山先生一生行事,无不本于这一颠扑不破的人生哲理。

孙中山先生对于孔子仁的思想,有着更为深刻、精辟的阐释。孙中山先生说:

仁之种类,有救世、救人、救国三者,其性质则皆为博爱。何谓救世?即宗教家之仁,如佛教、如耶稣教,皆以牺牲为主义,救济众生。……盖其心以为感化众人,乃其本职,因此而死,乃至光荣。此所谓舍身以救世,宗教家之仁也。何谓救人?即慈善家之仁,此乃以乐善好施为事,如寒者解衣衣之,饥者推食食之,抱定济众宗旨,无所吝惜,居于乡,而乡称仁,居于邑,而邑称仁。此谓舍财以救人,慈善家之仁也。何谓救国?即志士爱国之仁,与宗教家、慈善家同其心术,而异其目的, 专为国家出死力,牺牲生命,在所不计。故爱国心重者,其国必强,反是则弱。”

先生生平还曾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宗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持民族一种雄大之自然力;人民不可无宗教之思想。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故1918年南京栖霞寺重修,孙中山率先“捐银币万元”。

孙中山既有来自儒家仁爱的情操,又有来自宗教博爱的胸怀,这就铸就了孙中山完美的道德与人格。再加上与生俱来的超凡天赋,如此才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三不朽的功勋。

何谓三不朽?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认为:“ 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孙中山先生,三不朽之历史伟人也。其德、其功、其言,永驻后世仁者心中,静心细品,味醇无穷。其丰功伟绩,超凡勋业,常不在坊里言传之间,而是蕴涵于世人意会之中。现在若要用语言文字来作以表述,实在是太难太难太难!所以一个世纪以来,尚不曾见哪位学者做过此事。笔者不揣冒昧,想用“十二个字、三组词语”为孙中山先生的三不朽权且做一概括,以此求教于资深学者与社会贤达。

立德: 天下为公
立功: 开创民国
立言: 三民主义

孙中山,一位千年不一见的超时代历史伟人,无论你用什么样的语言去叙述他,描写他,刻画他,都是苍白无力的。孙中山一生,高山景行,何需刻画!所以在撰写 《千古圣哲孙中山》的过程中,只有充分运用先生的存世文献,用先生的话语,先生的思想,先生的文章,先生的行动,来传递先生救国救民九死一生、百折不挠的坎坷历程,来展现先生令人无限景仰的精神风采与高尚纯洁的道德情操。

孙中山致力于国民革命,凡四十年,有一呼万应风起云涌之时,亦有山重水复艰难坎坷之日,于斯时也,先生从不气馁,其毅力决心无不令人荡气回肠。先生在那艰难的岁月里,也曾感慨万端的说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而“真正的革命没有失败的道理”才是先生唯一的人生信念。

陆皓东是孙中山幼年玩伴,青天白日旗的发明者,他曾解释说,“青天白日”意味着自由、平等和正大光明,体现了西方的自由民主观念,在“白日”的四周还有十二个角(又名叉光)如太阳光之辐射状,陆说此正对应着地球上一昼夜的十二个时辰,也即与中国传统的“地支”相应。孙中山对陆皓东的设计,赞叹不已,当即表示采用,在总理孙先生的力主之下青天白日旗和以此为基础的三色旗沿用至今。

红色是血的颜色,象征着愿为革命而流血,蓝色是天空的颜色,象征着公正平等,白色是清洁之色,意味着博爱。三色在一起就是自由、平等和博爱,正与孙中山等人所倡导的三民主义相吻合,孙中山的提议得到众人的认可,三色旗因此取代青天白日旗成为国旗,而青天白日旗则正式成为革命军军旗。

平生先生很少做诗,这里选的一首,是唯一能够找到的一首,却气概万千!

              《挽刘道一》
半壁东南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风悲战马,神州落日泣哀鸿。
几时痛饮黄龙酒,横揽江流一奠公!
二○一一年,是辛亥革命成功一百周年,二○一二年,是中华民国开国一百周年,昨天是先生的诞辰,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特以此篇奉献于孙中山先生及辛亥先贤们的在天之灵,以纪念先贤们三不朽的功勋。
节选自《黄花岗杂志》第三十四期 作者:袁定华《千古圣哲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