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纽约华人一站通

中国书画史上的全才式人物——文征明

文︱美慧
文征明,明朝非常有名的画家及书法家。他才华出众,在诗、文、书、画上都有非常高的造诣,被称为是“四绝”全才,同时他也因擅长诗文,而与唐寅、祝允明、徐祯卿三人合称“吴中四才子”,由于前来向他请求书画的人数不胜数,因此有“海宇钦慕,缣素山积”之称。

一般人对文征明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他闲静典雅,充满书香气息的山水绘画;再来就是他温润精纯,刚劲神清的书法作品。实际上,文征明不仅是明朝杰出的书画大家,他还是一位狷介高洁、谦和耿直的文人学者,他用崇高的道德标准来激励自己,也用伟大的人格操守为后代世人树立良好的文人典范。
孜孜不辍 大器晚成
文征明,名文壁(1470年~1559年),字征明,中年后以字行,明代画家。
许多有名的文学家大多自幼聪颖,甚至有“神童”之誉,但文征明却是个例外。他虽然出生于书香世家,但却发展迟缓,甚至到八、九岁时都还口齿不清,愚鲁迟钝。直至稍长之后,才开始变得聪明起来,每天能背诵数百上千的文字,算是“大器晚成”的一型。
十九岁开始,文征明便自学习画,徧临古人,他特别喜欢其师沈周文雅蕴藉的细笔风貌,因此,他的作品苍劲中带点书卷气,鲜丽中带有清雅的气息,风格独特,别具一格。
年轻时的文征明也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中,直到53岁时,被当时的工部尚书李充嗣推荐到京城,才通过吏部的考核,成为翰林院待诏,这时的文征明在民间已经是颇有名气了,因此前来翰林院向他索求字画的人络绎不绝,他也因为这件事而受到同僚的冷眼相待。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文征明觉得十分不快乐,57岁时他便决定离开京城,乘舟南下到苏州,不再踏入仕途,开始致力于诗文书画。
于整栗遒劲中
不失虚和舒徐意致
除了在绘画上有杰出的表现,文征明在书法上也颇负盛名,他擅长各种书体,尤以小楷和行书最具个人特色。他的书法“于整栗遒劲中,不失虚和舒徐意致”,严整、刚劲中不失飘逸柔和,有“明朝第一”的封号。
然而,文征明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这和他严于律己,做事一丝不苟有很大的关系。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计划,就是每天临摹十本千字文作为练习书法的标准,他每天晨起练字,终身不怠,所以到了晚年时期,他的书法不但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更可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狷介高洁 谦和耿直
文征明虽出身于仕宦世家,但世代祖、父皆以清廉闻名,因此,虽是宦门子弟,文征明的家境还是相当清寒的。他的父亲曾任温州知府,颇有政声,在文征明十六岁时,父亲亡故,吏民知道他家寒素,便凑集白银千两作为奠仪,文征明禀持高洁耿直的家风,坚持不接受,吏民深受感佩,因此建“却金亭”以为
纪念。
巡抚俞谏知道他家境清贫,也准备了一些钱想资助他,却苦无名目。有一天,俞谏见他身上穿著一件敝旧的蓝衫,便指著他的衣衫说:“你的衣服怎么旧成这样?”文征明假装不知道他的用意,笑道:“刚才淋了雨呀!”巡抚又问他:“早晚间,生活有困难吗?”他却回答道:“早晚都有粥吃,没有困难。”
文征明生活在当时贪污成风的生活环境里,却还能廉洁淡泊,坚守中国文人狷介耿直的风骨,实在难得,因此,深受后代世人景仰。
书画三不卖
由于前来向文征明请求书画的人很多,因此,为了保存积累如山的书画,他建了一座精雅的房舍,命名为“玉磬山房”,读书、写字、作画皆在其中。
然而,文征明虽以书画为生,但他却不是有求必应的。有三种人,他是一概“谢绝”的:一是藩王及宦官;二是有钱有势的达官贵人;三是蛮夷之邦的
使者。
有一次,有一位贵族藩王派使者送珠宝珍玩给他,请求他做一幅画,他却连封皮都不启便原封退还。文氏的家风、气节,在他身上表露无遗!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