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文初祖——道法自然轩辕黄帝

0
1212
(Wiki/CC BY-SA 3.0)

黄帝,远古时期人物,被尊奉为“中华始祖”。传说中黄帝时代是洪水以前最盛之时代。

其父亲少典为有熊国君,因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长居姬水,为姬姓,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又称有熊氏。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黄帝居轩辕之丘”。

《路史》记载黄帝姓公孙,《国语》则记载黄帝依姬水而成长,因此为姬姓.

相传黄帝出生夏历三月初三,一说生于二月初二,俗言“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目前最早明确记载黄帝的文献始于战国时期。中国历代皇帝多为黄帝设庙祭陵等来取得象征其统治的正当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血亲祖先。

三皇五帝之首
上古传说中的三位圣王,现在一般认为天皇伏羲、地皇神农及人皇黄帝三位。其中黄帝地位较为特殊,既是人皇,三皇之首同时也是五帝之首, 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王之首,最为尊贵。

黄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并擒杀了蚩尤,统一了中原各部落。战后,黄帝率兵进入九黎地区,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封禅仪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显现大螾大蝼,色尚黄,人们说他以土德为帝,故自称为黄帝。从此,黄帝成为“天下”共主,其地位最终确立。

黄帝奠定天下后,制定国家的职官制度,如以云为名的中央职官。奠定了中华民族最初的国家疆域和版图,教会了的人民生火做饭、制衣御寒、建筑房屋、喂养家畜、种植五谷,制定历法,发明了车、船、鼓、弓和文字等等。至此中华文明开始了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岁月。由于他定期巡视各地,了解人民生活情况,因此深受人民的愛戴。

黄帝有四妃十嫔。正妃为西陵氏,名嫘祖,她教人民养蚕缫丝,织出丝绸做衣裳,故有“先蚕”的称号,次妃名嫫母,传说发明了镜子,虽长相丑陋,但德行高尚,深受黄帝敬重。

黄帝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十四人被分封得姓,十四人共得到十二个姓,而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朝、商朝、周朝的君主都是黄帝的子孙。据《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西经、大荒东经,北方的北狄、西方的犬戎、东方的东夷都是黄帝后裔。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的后裔逐渐形成汉族,因而他们被视为汉民族共同的祖先,故中国人(包括大部分海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黄帝内经》
《黃帝內經》<素问>第一卷:上古天真論篇,开卷写到: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
相传黄帝通晓医术,上古天书《黄帝内经》是以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问题的问答体裁编著的,分成《素问》与《灵枢》二部。

《黄帝内经》为现存最早的传统中华医学著作,对于后世中医学的理论与实务至今仍有深远影响。此书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公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在四库全书中列入子部医家类。所以中医亦称为“岐黄之术”。

《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有九卷、八十一篇, 共162篇。《素问》以问答形式记述各种传统华夏医学的理论,《灵枢》则集中于实践技术的指导,尤其是针灸。 内容包括摄生、阴阳、脏象、经络和论治之道。

《黄帝内经》中《刺法论》称,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它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打好了结构框架,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黄帝内经》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是预防医学的理想境界。

《黄帝内经》数千年来流传深远,影响了其后的许多重要中医典籍,如: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唐朝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

轩辕问道
元赵孟頫有一幅著名画作《轩辕问道图》,描述上古时代有位仙人"广成子"隐居在崆峒山,黄帝听说他的道行高深,曾专程去拜访他,向他请教修炼道术的要诀。广成子对黄帝说,“你所治理的天下,候鸟不到迁徙的季节就飞走,草木还没黄就凋落了,我和你这样的人有什么可谈呢?”

黃帝在100歲時第二次向廣成子問道。他獨自一人爬上崆峒山,把鞋磨穿了、腳磨破了,寸步難行時、以膝代步;爬上山時,膝破血流。黃帝再次虔诚拜見廣成子,并請教長生之道。

广成子缓缓答到:“修道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心中一片空漠,即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什么。凝神静修,你的肉体必然就会十分洁净,你的心神也会非常清爽。不使你的身体劳顿,不使你的精神分散,你就可以长生。注重内心的修养,排除外界的干扰,知道过多的俗事会败坏你的真性。

我能牢牢的专注于养性,永远心境平和清净无为,所以活了一千二百岁,而形体上没有一点衰老的迹象。得到我道术的可以成为君王,失去我道术的只能成为凡俗之辈。

我的道将把你引向无穷之门,游于无极的原野,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凡人都将死去,而得我道的人却会长存于天地之间。

黃帝下山後,依廣成子所教之道靜修養身,漸漸做到像《莊子》寓言中的象罔那樣,對世俗中的一切「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一百二十歲時,黃帝終於得道,乘龍升天。

问道故事二:
相传,轩辕黄帝得天下后,用心治理,到后来,见天下太平,便心满意足,渐渐不理政事。时间一长,社会混乱不堪,他如坐针毡,忧虑不安。虽竭尽全力挽救残局,仍制止不了混乱的局面。

这时,轩辕听说峨眉山上住着一位道术高明的仙人天真皇人,于是就带上文武官员前来问道。这一次轩辕受到了天真皇人的奚落:“你已经得到了天下,还想长生不老?岂不太贪心了吧。” 轩辕只好怏怏而退。过了两年,轩辕第二次前来问道。这一次天真皇人见他心诚,也就没有难为他,传授了三一五牙之法。

轩辕黄帝两次来峨眉山问道,终于得到天真皇人的指教,领悟了最高的道理,一心投入到治理国家的事务中去。他以顺其自然的方法,使天下实现了大治。

黃老道
“黄”即指春秋戰國時的黃帝學派(以道家為本,融合神仙家和阴阳家的思想,偽託黃帝著書,《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且战且学仙”,“仙登于天”),“老”指老子,代表道家的老子學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黄帝在道教中被尊为道家开创者之一,有特殊的地位。

相传在黄帝和蚩尤的大战中,天帝派遣九天玄女下凡,授予黄帝「兵信神符」。还教给黄帝太乙遁甲,灵宝五符,六壬步斗之术等,所以九天玄女也是黄帝的师父。得到了九天玄女的帮助,黄帝摆下奇门遁甲阵,大败了蚩尤。

《归藏》
《归藏》是传说中的古易书,为夏商所使用,以坤卦为首,又名《龟藏》 ,号称《归藏易》。

《归藏》相传由轩辕氏得于洛水,因归藏氏尚金德,故以坤为首.

据《周礼》记载,归藏之名起源于黄帝时代——黄帝又称归藏氏,故号称归藏易.

文字记载出于商朝,但相较于《周易》,《归藏》内容早已散佚而不完整。现存有归藏卦(归藏八卦图).

《周礼》将“归藏”和“连山”、《周易》并列为占卜的三种方法,统称三易,共通性都是由8个经卦两两重叠的64个别卦组成。

三易的八卦图,彼此位置略有不同,一般认为起源自伏羲八卦之衍生。

将伏羲八卦旋转一百八十度,就成了归藏卦。阴阳分判之方向,与伏羲八卦完全相反,而其往顺来逆的方向亦与伏羲八卦恰恰相反。此经卦以“坤卦”为首,认为坤为大地,人类生息繁衍之所,生活所需取之于此。郑玄注:“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

家铉翁称:“归藏之书作于黄帝。而六十甲子与先天六十四卦并行者,乃中天归藏易也。”。

在《汉书·艺文志》没有纪录,后人以此推测《归藏》在汉朝时可能部分已遗失。

《黄帝四经》
《黃帝四經》又稱《黃帝書》,為中國戰國時代的哲理典籍,文體押韻,久已失佚,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出土,共有4篇:〈十六經〉、〈經法〉、〈道原〉和〈稱〉。《黃帝四經》講述人君治國之道,記述了戰國時的一些格言和黃帝傳說,哲理思想以道家為主,融合了墨家和法家,採納天人感應之說,強調統治者要依循大自然之道,否則将招致災禍,書中亦有道家以弱勝強的理論。《黃帝四經》今有多個英語、法語或日語的譯本,廣受學術界研究。

陕西黃陵
黄帝陵的风水被称为龙脉圣境,也是国脉所在,黃帝陵山环水抱,恰好呈現出八卦图中负阴抱阳之太极图案,四周有龙湾盘龙、凤凰山、虎回头、神龟,龙虎龟凤四周而围。黃帝陵地处"龙舌"中间位置,恰似龙口所含珍珠,即龙珠在含,龍蟠虎踞,左边是龙湾,右边是凤岭,这都是很古老很古老的名字了。陵不在大小,而在灵气。此条龙脉直通昆仑山,这样的地方所有历代帝王的陵墓都不能与之相比。

黄帝崩,葬桥山,相传黄帝在黄山得道升天,故此陵墓为衣冠冢,古称“桥陵”, 相传,黄帝离世之时在鼎湖炼丹,丹成有飞龙乘彩云而来,黄帝驾龙归天。

仙都縉雲山鼎湖与黃山、庐山并列為軒轅黃帝的三大行宮。黄帝活了110岁,也有说在黄山驭龙升天,百姓不愿见黃帝离去,纷纷跑上前去抱住他的腿拉住他的衣服。拉扯中黄帝的靴子和衣服掉落,后来人们就把他的遗物葬于桥山,成为衣冠冢供后人祭拜。

帝陵现高3.6米,周长48米。

陕西黄帝陵,处于中原汉族区域,因此,自秦统一中国后,历朝历代每岁祭奠黄帝陵延续不断,并且被历代帝王上升为国家大典,被称为“天下第一陵”。

汉朝之前此处为祭祀轩辕黄帝的轩辕庙,汉武帝时改庙为陵,自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陵区历经文革红卫兵彻底毁灭性破坏,于1993年重建.

黄帝陵景区面积333公顷,有古柏超过八万余株,千年以上古柏三万余株,3000年以上的古柏就有18棵,如此众多的古柏树群举世罕见。

通往陵区的石道边树有“下马石”,上书“文武官员至此下马”;靠近陵区有“汉武仙台”,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率十八万大军北征匈奴归来时祭祀黄陵所筑,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拜訪黄帝陵的活动,相傳登台一次增寿一年。

历代帝王祭黄陵,大多派身边亲信大臣,带着皇帝亲笔写的“御制祝文”。传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之后于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自己手捧供品,身佩宝剑,走向“黄帝祠”默默祈祷。

唐朝时,祭祀黄帝陵成了国家公祭。

宋仁宗降旨黄陵栽柏树。

明太祖遣中书管勾甘祭黄陵,之后多次遣人祭祀。

清世祖顺治八年开始及其之后多次遣人祭祀。

国父孙中山于民国元年为黄帝陵写下一篇祭文: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 惟有我先

孙中山、蒋中正等多次作祭文遣人参与祭祀。1935年开始,中华民国政府每年会举行中枢遥祭黄帝陵典礼,持续到国民政府迁台后,直到2017年间才停止。

“人文初祖大殿”系供奉黄帝的正殿,“人文初祖”匾额为爱国将领程潜所题。内有墨玉刻制的黄帝浮雕像,设有神龛,神龛四周饰以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四灵兽。

纪念亭内陈列有中国近现代领袖人物孙中山、蒋中正等题词;墓前有祭祀亭,用于前来拜祭人祭祀之处,祭亭中立有石碑,上有“黄帝陵”三个字,原为蒋中正于抗日战争期间题写,1956年铲除,1963年修复时换为郭沫若题写。

河南新郑是黃帝出生和登基的地方,故稱皇帝故里。

当今世界五分之一的人自称炎黄子孙,我们可能对北欧神话日本漫画如数家珍,但谁能说得清自己民族的来源。无论世界如何发展,那个困扰我们一生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的名字姓氏乃至文明源泉在哪里?或许只有来趟黄帝陵才能找到我们的根,才能明白什么叫炎黄子孙。

来源:维基百科、环华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