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华人一站通 | 纽约华人资讯 | 头条新闻 | 商家信息门户网 | 信息发布

电影《华盛顿邮报》(The Post)

一九七一年是凯瑟琳.格雷厄姆接受《华盛顿邮报》的第八个年头,原本凯瑟琳父亲把邮报交给了女婿,也就是凯瑟琳的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在菲利普管理期间,邮报的发行量和影响力不断上升,但是菲利普却患上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并在63年开枪自杀了。原本是家庭主妇的凯瑟琳决定继续经营邮报,出任第一把手。可是他擅长的不是邮报的业务和管理,而是开party。公司因此缺少流动资金,负债累累,面临着管理权易主的危机。连他提拔上来的主编本也对她反感,觉得她对他的工作指手画脚。

为了邮报的未来,凯瑟琳决定邮报上市。

一天他们的同行《纽约时报》出了个大新闻:越南战争的最高机密被曝光了。这个机密文件是由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授权的研究报告。罗伯特主导了美国对越南战争的升级。却在6年前,觉得美国在越南战争赢不了。于是他授权成立了一个对越南战争的研究,研究成果形成了一份最高机密级别的文件:《美国-越南关系1945-1967:国防部的研究》,也就是坊间传说的五角大楼文件。文件揭示了从杜鲁门总统批准了对印度支那地区10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行动开始,到尼克松总统共5位总统参与到越南战争。当时处于冷战时期的美国认为,如果南越倒向苏联阵营,那么将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整个东南亚都将倒向苏联,这将改变美苏的力量对比,使美国陷入劣势。这个报告也表明,美国越南战争策略是有瑕疵的,美国肯定赢不了战争。也就是说,美国政府一直在欺骗大众,将美国士兵送往明知道赢不了的战场上送死,这篇报道引起轩然大波,反战的街头抗议爆发并席卷全国。

邮报也拿到了文件,但朋友建议凯瑟琳在这个文章被客观解读前不公开比较好,毕竟美国还处在战争中,而且也担心当时的尼克松总统会把所有公布文件的人都往死里整。凯瑟琳儿子,刚从越南战场上回来不久,作为一个对战争毫不知情的母亲兼一个媒体出版人,她知道明知道战争赢不了,把年轻的生命送上战场意味着什么,可又不能拿公司做赌注,她陷入了两难之境。只有本带着编辑部在抗争,他和律师吵和管理层吵。在他的职业信条里,出版自由是天经地义的而捍卫出版自由的最好方法就是出版。他说,政客和媒体是永远不能成为朋友的。作为媒体人要对政府的权力进行监督。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政府决定,我们该发表什么的世界,我们的《华盛顿邮报》才是真的不复存在。发表还是不发表,大家相持不下只能等凯瑟琳决定。管理层认为,反正锅已经让时报背了,邮报算是躲过一劫了。本则认为整个华盛顿都知道邮报有这份文件,如果不发表媒体的担当何在?大众会怎么看媒体?捍卫出版权的唯一途径就是出版本身

凯瑟琳在全身颤抖中,作出了重大决定,她决定必须让读者知道这个真相。尽管这个决定或许将赌上她的一切和整个《华盛顿邮报》。

最终经过机器流水线的报纸,就像一个国家流动在血液里的抗体,司法部以违反美国间谍法为由,禁止邮报发表文件,并要求文件归还国防部。本拒绝了。接下来就是时报和邮报并肩与政府打官司,双方就国家安全、总统权力的完整性和宪法第一修正案之间的矛盾進行辩论,最后最高法院决定举行听证会,裁决五角大楼文件哪些可以发表以及探讨新闻自由与政府安全冲突的议题。没想到泄密文件的人也站出来接受采访,而且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相继报道了五角大楼文件。听证会当天,反战团体在最高法院门口抗议,最高法院最终6:3判《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胜诉,而在判决书的最后一句写着:媒体应该为被统治者服务,而不是统治者。

演员和制作阵容坚强的《华盛顿邮报》被美国电影学会评选为年度十佳电影之一,也拿下《时代杂志》年度最佳电影榜首。这部片除了强势问鼎2018年奥斯卡奖,也让观众看到维护新闻自由的重要性,以及真相的揭露足以带来的改变。

文章来源:看电影了没

Exit mobile version